1950年曾融生院士利用电阻率仪器勘测坝址基岩
1947年,曾融生受好友、同学的影响,决定去北平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于是辞去厦门大学助教职位。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北平,进入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担任地球物理勘探专家顾功叙先生的助手。1949年,按照北京市的规划,顾功叙承担了在北京附近建造一个大型水库——官厅水库的选址任务,野外的电阻率的勘探等工作落到了曾融生和其他几个青年人身上。探测工作主要是使用顾先生从美国带回的一台笨重而娇贵的电阻测量仪,在野外获得一批可靠的电阻率数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为水库坝址的确定打下了基础。几个月的艰苦野外勘探使曾融生对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体会到作为一个地球物理工作者的价值和意义。
资料来源:曾融生院士:深耕地球拓前沿.中国科学报,2015-05-22
1981年曾融生院士(后左2)与地球物理学部委员合影
在经过十年动荡之后,“科学的春天”终于到来。曾融生对中国深部构造的研究厚积薄发,研究论文一篇接一篇在专业刊物上发表。1978年,他的“柴达木盆地的地震波传播”项目研究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改革开放后,曾融生先后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二、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以及“国际岩石圈计划”“岩石圈构造和组成委员会”委员、“可控源地震学国际委员会”委员、“国际地幔软流圈研究组”成员、荷兰《地球动力学》杂志编委等。曾融生还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
从“牛棚”挨整,到硕果累累,以及接踵而来的荣誉,曾融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而他对身外的这些热闹并不在意,处之淡然,甚至他还原谅了那些在“文革”中曾经对他实施过激行为的人。
作为我国固体地球物理学的开拓者,曾融生始终站在学科前沿,为攀登科学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地辛勤耕耘。他在地球深部结构探测与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并为固体地球物理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
资料来源:曾融生院士:深耕地球拓前沿.中国科学报,2015-05-22
1991年曾融生院士(前)与美国吴大铭(Thomas)Qwens)合作
20世纪80年代后期,曾融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探索青藏高原深部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研究上。1991~1992年,他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吴大铭教授合作应用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技术,在青藏高原内部沿青藏公路布设了11个临时地震台站。这是国际地学界首次在青藏高原布设的、由先进的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组成的地震观测台网,因而是青藏高原深部构造研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资料来源:曾融生院士:深耕地球拓前沿.中国科学报,2015-05-22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