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梁思礼(左1)赴美留学
1941年,梁思礼从天津耀华中学毕业后,在他的母亲王桂荃的朋友丁懋英医生的帮助下,梁思礼成功申请到美国明尼苏达州嘉尔顿学院的奖学金。母亲变卖了一些家中值钱的物件,东挪西凑了400美元给儿子做路费。
当年11月梁思礼随三姐梁思懿登船赴美留学, 母亲把买完船票余下的100多美元包好, 揣进梁思礼的口袋,临行前她告诉儿子:“我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今后一切要靠你自己了。记住祖国还在蒙难,学成了一定要回来报效国家。”
梁思礼到达美国仅半个月后,“珍珠港”事件爆发,中美之间的通道因太平洋战争被全部切断,他和家人也失去联系,当时只有17岁的梁思礼只能靠自己应对留美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学校提供给梁思礼的生活津贴不够其维持生活开销, 梁思礼不得不四处打工赚钱, 他平日在学校食堂当洗碗工,假期去罐头工厂流水线当工人、当水上救生员等。
在嘉尔顿学院学习两年后,因该学院没有工科专业,而梁思礼一直想走“工业救国”之路,就转到普渡大学学习电机工程。1945年6月,他本科毕业,不久之后来到辛辛那提大学自动控制系读研究生,1949年,梁思礼顺利拿到了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
资料来源:饮冰室走出的航天科学家 记我国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思礼院士.管理观察,2017,(18):10-17
2003年,梁思礼与杨利伟等5名中国宇航员在返回舱前
在1986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一书中,这样描述和评价了梁思礼的创新性贡献:
为提高大型运载火箭的制导精度,专家梁思礼和他的同事们经过理论研究和反复计算,完成了关机方程和导引方程的推导,从而有可能用一个中速度、小容量的箭上计算机完成大型运载火箭的高精度复杂运算。这样的制导方案和国外常用的平台式制导系统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和创新,为我国惯性制导系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1999年10月1日,建国50周年庆典阅兵式在北京举行,这一年也正好是梁思礼返回祖国50周年。站在观礼台上,看着威风八面的导弹武器从眼前经过,回顾起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史,梁思礼感慨万千。爱国主义、奋发图强是他一生的精神支柱,使受尽屈辱的祖国繁荣昌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他不懈的追求,他用一生的实践在航天事业中兑现着自己的诺言。
资料来源:梁思礼院士:苍穹大业赤子心.中国科学报,2015-12-18 第3版 印刻
2003年,梁思礼给中学生作了题为“中国航天精神”的报告
到了21世纪,耄耋之年的梁思礼除了继续为航天事业当顾问外,又举起了“传薪”大旗。每年航天系统新员工入职之际, 梁思礼都会来给航天事业的新鲜血液授课, 他还经常为新上任的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和干部培训班作报告。梁思礼还格外注重向社会大众宣扬航天精神与文化,从2006—2012年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在六年时间里,他以《中国航天精神和素质教育》为题, 先后为北京多所高校的学生和青年教师讲课。直接听众3400多人, 网络视听众57000多人。
资料来源:饮冰室走出的航天科学家 记我国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思礼院士.管理观察,2017,(18):10-17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