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育智(右)与李薰所长(中)等讨论难熔金属的熔炼问题
1951年12月,庄育智拿到博士学位后谢绝导师的挽留,于1952年1月回到祖国。庄育智协助李薰创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难熔金属室主任和金属所副所长。1958年,当金属研究所的研究方向由为钢铁工业服务转向为国防技术尖端服务时,庄育智领导创建了难熔金属研究室,开辟了中国冶金科技尖端--难熔金属合金的新领域。10年动乱期间,庄育智排除各方面的干扰,和李薰一起成功地领导了人造卫星钼合金蒙皮的研制,随后又取得了铌合金耐热天线的研究成果。从而保证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地面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和按计划安全降落在地面上。铌合金耐热天线的研制成功,为中国发展各种新型导弹作出了重大贡献,因而获得了国防科委三等奖。图为庄育智与李薰所长等讨论难熔金属的熔炼问题。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庄育智.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2009年8月31日.
在实验室工作
1952年,庄育智回到祖国后,参与创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庄育智根据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需要,深入抚顺、鞍山、大连的几个大钢厂,参加对钢的质量鉴定和分析工作,解决钢材质量问题。庄育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钼合金蒙皮、铌合金耐热天线的研制,为中国国防工业和高技术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早年庄育智从事钢中夹杂物和薄板夹层、复相不锈钢中δ-铁素体恒温分解、钼合金顶尖、相图等研究工作。庄育智四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科研第一线,从事和指导科研工作,在难熔金属材料、磁性材料、相图学研究及安全科学技术等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
资料来源:名科学家 庄育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18年10月22日.
庄育智(左)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进行工作访问
1994年12月,庄育智尽管已70岁高龄了,但在要为家乡教育事业做些事情的想法促使下,他说服老伴,毅然来到华南理工大学任教授。庄育智到华工后不久,不但提出了学科建设的战略思想,还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思想、观点和战略措施,并且身体力行去实践。在他的领导下,机电工程系筹建了磁性材料实验室,申报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博士点也获批准,进一步密切了与中国科学院及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建立了交流网络,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德·波尔教授也受邀来校讲学,并签订了合作科研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图为庄育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进行工作访问。
资料来源:庄育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网站,2017年11月15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