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恰逢百年诞辰的院士共有20位,分别是杨振宁、徐叙瑢、侯虞钧、楼南泉、余国琮、陈家镛、刘瑞玉、吴孟超、徐国钧、尹文英、张树政、李德生、沈其韩、陈宗基、高景德、胡聿贤、钱宁、王补宣、吴良镛、谢光选。

2022年恰逢百年诞辰的院士共有20位,分别是杨振宁、徐叙瑢、侯虞钧、楼南泉、余国琮、陈家镛、刘瑞玉、吴孟超、徐国钧、尹文英、张树政、李德生、沈其韩、陈宗基、高景德、胡聿贤、钱宁、王补宣、吴良镛、谢光选。

院士故事

胡聿贤的故事

2022-05-26

  

  1951年,青年时期的胡聿贤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研究生

  在美国工作期间,胡聿贤始终觉得自己是资本主义的打工者,这种工作模式有很明显的劳资关系。1955年胡聿贤携家人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胡聿贤归国登船前,美国官员曾带着讽刺的口吻说,你回去要当将军了。

  胡聿贤坚定地回答他说:“不,我回去只是当一名小兵。”

  他在美国留学和工作期间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建设速度发展很快,急需人才,毅然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克服重重困难于1955年下半年与钱学森等十几位忠于祖国的中青年学者同船回国。在这条船上他的幼子胡传朔度过了一周岁的生日,为了庆贺他儿子的生日,同船的中国学者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派对活动,活跃了旅途中的气氛。这艘船载着这些海外赤子于1955年底到达香港。

  胡聿贤夫妇回国后,在国内作了短期的参观考察,1956年初到哈尔滨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担任副研究员,主持结构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了结构可靠度分析、电模拟和光弹性等实验应力分析、结构温度应力场分析等研究活动。1960年所内机构调整,他的研究室转入地震工程研究,此后他长期在这一新的领域内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和科学实践。

  资料来源:交大院士系列(23):国家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中心主任胡聿贤,春源视界,2019-03-29

  

   1974年5月11日,胡聿贤在云南永善大关实地考察

  1970年,胡聿贤把通海地震考察期间的一些工作生活片段编了一段三字经,扼要介绍当时他们一辈科学家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学术思想、工作方法、治学态度和个性风格。

  通海震,作外调。峡谷深,峭壁高。查震害,背行包。交通塞,羊肠道。

  车辆少,靠腿跑。爬山路,常摔跤。太阳晒,雨水浇。苍蝇叮,蚊虫咬。

  伙食差,油水少。定量低,吃不饱。不少人,受不了。找理由,向回酴。

  问题多,怎么搞。讲政治,觉悟高。讲正气,论公道。讲诚信,肝胆照

  不信邪,真理操。有骨气,不折腰。求务实,不虚飘。决心大,困难小

  自砍柴,起炉灶。老中青,结合好。同吃苦,共耐劳。长坚持,不动摇。

  老教授,智慧高。雄心壮,立赶超。学外国,不照抄。对谬误,敢追剿。

  开新路,自创造。解难题,出高招。为人民,不图报。对工程,不辞劳。

  作研究,善动脑。专学术,多探讨。谈看法,乐滔滔。上观测,他主导

  仪器少,流动找。查震害,不俗套。烈度粗,指数妙。重标准,对比调

  重数据,相互校。全面查,典型剖。矛盾多,抓主要。因素多,对比好。

  用综合,不乱套。作结论,重推敲。创奇迹,根基牢。成果大,水平高。

  为人民,立新功。国内外,都夸好。

  胡聿贤虽然聪明,学习却比他人勤奋。他年事已高后,工作却仍然比他人刻苦。1976年,工程力学所里到了一台VAX计算机,并组织了一个学习班。在参加学习的研究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便是胡聿贤,最后学成并且学得最好的也当属胡聿贤。他不仅好学,而且能学以致用,很快就能把学到的编程技术用到他当时正在着力研究的土坝震害分析和结构振动反演计算方法课题中。胡聿贤在近80岁高龄时,还向领导主动请缨去地震现场,他说:“你们不要担心我的身体,如果不让我去现场,我的科研生命就要结束。寥寥数语,意味深长!2008年汶胡聿贤以86岁高龄出现在汶川地震现场指导工作。

  资料来源:张藜总主编,跨越时代的百位中国科学家 第3册 北京市科协系统专用,科学普及出版社,2017.01,443

  

   1987年,胡聿贤(中)指导研究生工作

  胡聿贤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进行学术交流。他的办公室里一直有着浓郁的学术氛围,他鼓励学生们开诚布公地发表见解,启发学生深入地探讨学术问题。他的办公桌旁有一个小黑板、一盒各色粉笔和一个板擦,这是他和学生们探讨问题的重要工具。学生们经常围着胡聿贤讨论问题,土木建筑、结构工程、工程地震、工程抗震、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计算机软件等学科的前沿进展以及学生们论文中的关键问题都是他们讨论的话题。讨论刚开始,胡聿贤背对办公桌、面向学生,学生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有条不紊地阐述各自观点。到讨论环节,大家纷纷站立起来,个个跃跃欲试、声音响亮、语速加快。于是小黑板开始上场,大家围着它,在上面又写又画,不争论个明白不罢休。有时胡聿贤会适时中断讨论,给大家布置作业,约定下次继续讨论。就一个学术问题开展几次集中讨论,是常有的事。正是这些讨论,使大家对问题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资料来源:张藜总主编,跨越时代的百位中国科学家 第3册 北京市科协系统专用,科学普及出版社,2017.01,44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