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校友、中科院院士张广学

2007-09-18

  张广学,男,回族,山东省定陶县人,1921年1月生。1943年至1946年就读于国立六中(现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为高12级学生。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系。1946年在四川遂宁农业改进所遂宁棉厂工作,1947年1月调到北平农业部棉产改进处,在冯泽芳教授领导下从事棉花害虫防治工作,1948年与北平研究院昆虫研究室合作研究棉蚜,1951年调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朱弘复教授主持和指导下从事蚜虫学的系统研究。1979年任副研究员、1983年任研究员。1984年起先后任中国昆虫学理事、常务理事、《昆虫学报》副主编、《昆虫知识》主编,1985年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四、五届常  务理事、第六届副理事长。1985年任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审查员。1986年国务院授予博士生导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  作者: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98年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1999年任贵州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和河北大学兼职教授。
    
  50多年来,他系统研究蚜虫学,并对蚜虫的生物学、系统发生演化理论和综合治理方面也取得一些成果:
  一、系统研究蚜虫学卓有成就:
  1949年前我国蚜虫纪录只有148种,在标本、文献和经费人力等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现己收集到全国蚜虫标本两万多号。
  1.运用多种先进科技方法研究蚜虫系统分类:
  ①数值分类和支序分类:70年代在我国率先将数值分类法应用于蚜虫系统分类,所得结果与传统分类法的结果相符合。80年代利用系统演化理论和支序分类学方法,突破传统的11科分类系统,建立13科分类系统,澄清了国际上科间与亚科间的混乱现象,发现了从大蚜族向长足大蚜族过渡的口器类型,提出大蚜科是相对进化单元的有力证据。
  ②染色体分类:他改进实验方法得出99种蚜虫核型,其中71种为首次报道。绘制了核型模式图,总结出45类基本核型。根据蚜虫核型核染色体带型研究,提出萝卜蚜从蚜亚 科转隶于长管蚜亚科的细胞学证据。根据声蚜属的独特核型参考其形态学上独有的发音刺和发音网,提出应把声蚜属提升为亚族级阶元。还提出应将桃粉大蚜属、提升为族级阶元。核型特征还支持了前人把分隶于不同亚科的两个属Tinocallis和Therioaphis改隶于同一族的论点。
  ③胚胎毛序分类:他绘制了世界斑蚜科58属胚胎毛序图,与其胚后发育的毛序相对比,提出了幼态持续可能是斑蚜科蚜虫系统演化模式,与Richards(1965)和Quednau(1990) 用第一龄若虫毛序的研究相呼应。
  ④蚜虫与其寄主植物关系:他在研究中国293种绵蚜科、斑蚜科和大蚜科蚜虫及其寄主植物关系时发现,这三科蚜虫的物种数占世界己知数的24.2%,与中国植物属数占世界己知数的24.5%相对应。这三科蚜虫的属数占世界己知数的55%恰与中国植物科数占世界己知数的56.9%相符合。表明中国蚜虫的属级、科级演化分别与植物的科级、属级 演化阶元是互相对应的。
  ⑤地理分布:他在蚜虫地理分布研究中,提出棘斑蚜届中至少有三个亚届的物种形成和分化中心在中国东部,对R1chards(1965)提出的该属全部起源于新北区的假说提出异议。他还提出四脉绵蚜属起源于中国北方,并综合蚜虫古化石和古植物资料,提出以上两届的起源时期在中新世的中、后期。
  2.将我国蚜虫纪录推进到1000余种,占世界纪录总数的1/4。发表8新届,212个新种和新亚种,1983年发表的《中国经济昆虫志第25册同翅目、蚜虫类》,被大英博物馆B1 ackmanet  Eastop博士在其名著《世界农作物蚜虫》中推荐为东亚蚜虫鉴定的重要用书。1999年又先后发表了《西北农林蚜虫志昆虫纲同翅目蚜虫类》和《中国动物志同翅目纩蚜科及瘿绵蚜科》专著。
  3.对蚜虫生活周期型演化的新见解:
  ①对国际权威R.A.Mordviko的蚜虫生活周期型的演化理论提出了重要修正:国际间多数蚜虫学家认为棉蚜是失去第一寄主和两性世代的不全周期型。他经多年研究证明,不全周期的生活可以引导棉蚜产生体色和食性各异的两个不全周期的生物型。首次发现棉蚜还有三个异寄主全周期的生物型,这三个生物型分别以花椒、石榴和鼠李为第一寄主,以棉和瓜类为第二寄主。还根据古生态学、古植物学和化石资料分析,推断棉蚜的生活周期演化起始于新生代第三纪,他还首次发现木槿一棉、瓜生物型是一个同寄主全周期型,并认为它是从异寄主全周期型演化来的生物型。对Mordviko关于蚜虫周期型演化学说用图解方法提出修正,认为小气候变化是重要原因:异寄主全周期生物型不是蚜虫生活周期型演化的终结,随着新寄主的获得,将会演化为另外的同寄主全周期型,并进一步演化为别的异寄主全周期型,如此进行下去,如果产生两个生物型间繁殖隔离,则伴随的便是新种产生:如果不产生繁殖隔离,则一个种内可以有几个不同的生活周期型存在。
  ②近缘种间杂交实验与种间隔离机制:他用杂交实验证明蚜虫物种之间繁殖隔离,是物种独立生活繁衍后代的基础。两个近缘的异寄主全周期型物种--棉蚜和大豆蚜,在其共同的第一寄主鼠李上,在自然界可以杂交,在试验条件下易于杂交,且棉蚜 大豆蚜和大豆蚜 棉蚜两组合的后代,都只能在其亲代母蚜的第二寄主上生活,其形态也与亲代母蚜相似。两杂交种都能营与亲代母蚜相同的异寄主全周期的生活。同样证实二者有杂交的季节隔离,杂交的生境隔离和杂交的生殖隔离。故认为二者是独立的物种。结合地球史和生物史提出在演化关系上多食、广布型的棉蚜,应是寡食狭分布型的大豆蚜的祖型。这项工作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以上两项研究论文"几种蚜虫生活周期型及两个近缘种杂交实验研究"被列入1988年第18届世界昆虫学大会的学术报告,并被收入Cambell et Eikenbary博士(1990)主编的《蚜虫--寄主植物相互关系》一书中作为重要一章。
  ③提出俄罗斯麦蚜和冰草麦蚜是由同寄主全周期的杂草蚜虫演化而来的小麦害虫:1990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召开的国际蚜虫学会议上,他作了"俄罗斯麦蚜在中国:的专题报告;提出冰草麦蚜是麦类的第45个新害虫,并以雄辩的事实说明它是杂草蚜虫在环境压力下演化为小麦害虫的实例。还提出世界麦类危险大害虫俄罗斯麦蚜系由全周期杂草蚜虫演化为局部地方小麦害虫,进而扩大分布,在80年代扩散到亚热带,在环境压力下演化为生态幅度更大的不全周期型的世界危险害虫的假说。并提出利用自然调控机制进行调控的设想,引起与会专家的极大重视和反响。该论文收入1991年出版的《Aphld-Plant Interactions:Populations to Molecules》一书中。
  二、揭示自然规律防治病虫害取得显著效益:
  1.利用生态自然调控机制自控棉蚜万亩样板田:
  ①50年代主要研究以棉蚜为主的棉花害虫,通过反复实验和研究,在其论文"棉蚜在棉田中消长研究"、"棉蚜在棉田中的发生和扩散"、"棉蚜寄主植物接种试验简报"中阐明了棉蚜的来龙去脉和在我国棉田中发生为害迁飞、扩散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的规律,1956年撰写了《我国棉蚜及其预测预报》的第一本专著。之后又在云南保山潞江棉区将四季植棉改为只种春播棉,切断了金刚钻和棉红铃虫等寡食性害虫的食物链,创造了用改变栽培制度彻底防治重要害虫的范例。先后发表了《中国棉花害虫》、《棉虫图册》、《棉花害虫的综合治理》等专著。为开拓和发展我国棉虫学和蚜虫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②树立万亩棉田自控棉蚜样板:棉蚜是辽宁省朝阳棉区首要害虫,他于1975-1984年采用耐蚜品种辽棉8号和黑山棉,改集中连片植棉为分散与小麦、油菜、高粱、玉米条带间作种植,选择在山麓、河流沿岸与森林、果树、蔬菜临近的土地植棉,使棉田环境由单一作物改变为多样植物,使天敌的季节性食物丰富化,形成一个适于天敌发生繁殖的环境,使天敌种类和数量大量增加。在间苗和定苗时将受蚜虫严重为害的弱苗汰除消毁。在施药治蚜时保护天敌,放宽防治指标,尽可能推迟防治。并提出棉田天敌指标和种群结构指标为自控机制指标,用以修正防治指标。结果在1980和1981年分别创造了7817亩及5225亩完全未用农药,仅利用自然调控机制自控棉蚜样板田。到1985年包括极少用药的自控棉蚜样板田己扩大到26000亩。为保护生态环境,2000年在新疆又研究和利用苜蓿治理棉花害虫的方法。
  2.提出生物量度是评选脱毒马铃薯原种基地的最佳量度:在"六五"攻关中,他与植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的同志共同主持"马铃薯无病毒原种生产及良种繁育体系"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使马铃薯增产50%。在实验研究中他提出利用夏季黄皿诱来的有翅蚜总量或有翅桃蚜总数、蚜虫种类丰盛度、蚜虫天敌丰盛度及植物多样性等生物量度来综合评价基地的优劣,即用生物量度是评选马铃薯原种基地的最佳量度,改进了国际上用非生物量度来评价脱毒马铃薯原种基地的办法。论文己收入张鹤龄教授1994年主编的国际马铃薯中心资助出版的《Seed Potato Production China》一书中。
  3.揭示当归根际食物网关系,开发当归优质丰产技术:当归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80年代当归麻口病在甘肃、云南及陕西等省发生,且逐年加重,产量、质量明显下降。1985-1989年他们深入现场调查、田间实验、室内分离鉴定及盆栽接种试验等证明当归麻口病的致病菌为燕麦镰刀菌及拟枝孢镰刀菌等6种镰刀菌,单一菌种感染就可发病。当归根上的伤口,无论是地下害虫、机械或人为创伤,都有利于致病菌侵染而使病情扩大和加重。地下有害动物如昆虫、等毛蚓、线虫等除参与为害当归提供致病菌侵入口外,还有携带致病菌扩散加重为害的作用。根据研究他提出一套综合治理措施,并设计制造一种种苗包衣剂,内含杀虫剂、杀菌剂、缓释剂、保墒剂、全索肥料、生长调节剂等,配成一种乳糊状的胶悬剂,沾在种苗根上,可迅速固化成膜,栽入田间遇水溶涨,药、肥均可缓释,药效可较长期维持,整季不必再灌药。该种苗包衣剂效果达98%,在甘肃省推广14000亩,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华北、西北和东北的小麦和玉米田推广。
  他曾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第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各一次,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二次,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及三等奖各一次,"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一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及三等奖各一次;科技进步特等奖一次及一等奖五次,其它奖项十余次。发表论文和专著200余篇、册。培养硕士生3名、博士生15名、博士后1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