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成立暨首届院士大会同时在北京召开,500多位两院院士汇集到北京参会。王希季1993年入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很想参加这次盛会并作学术报告。却正好赶上我国第16颗返回式卫星发射,领导希望他前往发射场保驾护航,于是他简单收拾行装后奔赴大西北。
当时,我国的航天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不到半年时间里,连续两次卫星发射试验受挫。在失败的阴影笼罩下,能否逆转被动局面全看这次的发射结果。
星箭对接前,王希季按以往惯例,在卫星仪器舱的舱口做了最后的检查。1994年7月3日,是火箭发射的日子。那天,他身着白色防静电工作服,来到指挥控制大厅,等待火箭发射,虽然感觉工作已经做得有序无误,但心里还是紧张。当测控台站报出星箭成功分离、卫星入轨信号时,他和卫星试验队员们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返回式卫星不到返回舱安全返回着陆并完好收回搭载物,是谈不上成功的。所以第二天,他就赶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与另几位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一起参与卫星测控和回收任务。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指挥大厅的气氛很紧张,王希季和大家一起守在计算机旁,紧盯着卫星传来的数据,引导测控系统紧紧跟踪目标,捕捉并分析卫星运行状态。就返回式卫星的返回回收过程而言,不论是运行阶段预报发出返回调姿、两舱分离指令的时间和落点估算,还是在返回阶段完成起旋与消旋控制等,都不能有半点纰漏,不然“差之毫厘”,就会“失之千里”。
在王希季的支持下,卫星总设计师林华宝决定首次试用“全姿态捕获”新技术,使卫星避免了出现因失去基准而不能返回的情况发生。
1994年7月18日,当全世界天文学家都瞩目于苏梅克东 列维彗星和木星相撞之际,我国第16颗返回式卫星由红白相间的降落伞牵引着,准确落到了预定回收地点,圆满完成任务,当天离王希季73岁生日还有8天。老话说73岁、84岁是老年人的“坎儿”,但为了卫星顺利完成任务,他忙起来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和年龄。
1996年10月20日,我国第17颗返回式卫星发射,王希季再次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是一颗最新型号的返回式卫星,由他主持制定型号技术方案。这颗卫星上的搭载物多达17类,有用于心肌观察和病理反应实验的小乌龟,有从刚出生的幼鼠脑细胞中提取的神经元,有不同品种的植物和菌种,还有一面五星红旗和一面紫荆花旗,这是航天人为1997年香港回归而特别准备的一份厚礼。
王希季经历的多次不同任务的发射都告成功,被大家称为“福将”。发展航天技术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一个岗位、一份职业,更是关乎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大事,是值得去投入整个身心情感、倾注全部才能智慧为之奋斗终生的大事业。(王希季 口述 时小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