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金章,1921年5月生于靖江市毗卢乡一个农民家庭。盛金章先生在其自述中说,他“6岁入村塾读书,五年后转到12里外的生祠小学插班读四年级。由于 数学没有基础,虽经奋力追赶,直到小学毕业,仍得不到优良,但因其他学科成绩较好,毕业时居然以平均分数第一名获得全班第一名。时为1935年的夏天。 全家都为我取得好成绩而高兴,决定让我继续报考中学。”(见《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第698-699 页)。他在14岁考入江阴南菁中学,“刚读完初中二年级,抗日战争爆发了。1937年冬,日本侵略者逼近我家时,父亲才匆匆决定让我随两位同乡同学逃难转辗到汉口,不久又入川进了国立四川临时中学(后 改为国立第二中学)。在合川四年,1942年春高中毕 业”(同上)。他于1942年考入重庆大学地质系,1946年毕业考入中央地质调査所。新中国成立后,被调派至华北及东北南部从事煤田地质工作。参加了平顶山煤田的地质调査与勘探的全过程。1956年调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潜心于古生物学中?类及地层学中海相二叠系的研究。曾任国际地层委员会二叠系分会主席,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微体古生物学报》主编。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
盛金章有着对科学事业不懈追求的献身精神。 他从1956年起潜心从事古生物学中“?”类和地质学中的海相二叠系的研究。“?”是一种海生单细胞动物,壳体微小,最小者不足1毫米,最大者仅3厘 米,生活于距今约3.5~2.5亿年间,即地质历史中的石炭纪至二叠纪时期,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产有不同类别的?。研究?的纵向分布规律,可将其分为若干?带,据此作为探寻煤藏的标志之一。盛金章长期 致力于各种?类化石的鉴定和研究,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此同时,他还建立了东北南部石炭纪?类化石带二带五亚带和西南地区二叠纪?类五带二亚带, 填补了国际上二叠纪?类研究的空白,并以此作为国内外有关地层和?类分带赖以进行对比的标准。20 世纪80年代起,盛金章侧重于对中国南部海相二叠系与三叠系之间界线地层的研究,及对二叠系上统 “长兴阶”的系统研究。“长兴阶”于1989年被首次列入国际年代地层柱,为首次使用我国地名命名的地层名称,在国际年代地层表上争得一席之地,为祖国赢得了荣誉。目前,他正牵头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单通道?类动物群研究”科研任务。
迄今盛金章已出版专著8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先后4次荣获国家级科研奖项。主要代表作有《中国的?类》、《中国的二叠系》、 《广西、贵州及四川二叠纪的?类》、《史塔夫?类(stafellids)的再研究》等。为表彰他在有孔虫(含 ?)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美国库什曼基金会授予他 1996年度“库什曼奖”,成为美国本土以外第二位获此殊荣者。
“淡淡平平七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新苗喜看年年绿,万马奔腾蹄不休”。盛金章在诸多成就和荣誉面前,乃以“科学之道在于实,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从实以终”为勉,以期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的地质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兴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