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有机化学家黄维垣

1999-01-01

  黄维垣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有机化学领域已经拼搏了50多年,早期从事甾体化学研究,60年代开始从事氟有机化学研究,取得卓越成就,于1998年荣获陈嘉庚化学奖。
  黄维垣院士,1921年12月出生于福建莆田县一位教师家庭,1943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1947年考入岭南大学研究院,1949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52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1955年回国,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硏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及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理事长,《化学学报》主编,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及中国科技大学教授。
  黄维垣院士在上海有机所天然产物研究室开展甾体、萜类和生物碱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时,取得了多项成果,其中代表性成果是用化学转化进行构型相互联系的方法,测定枝物甾醇C24绝对构型。
  1958年黄维垣院士服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放弃自己热悉和有志趣的甾体化学研究,转向氟有机化学和含氟材料的研究。由于国内这方面研究几乎空白,他参加了上海有机所匕学研究室的组建工作,带领一批科技人员白手起家,因陋就简建立了各种感化手段——包括电解制氟设备和电化氟化装置。经过几年努力,按时完成了含氟新材料的研制任务,与生产部门合作,为国防建设提供了含氟油脂和氟塑料、氟橡胶。又在70年代中期完成了含知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其中应用于电缠工业的铬雾抑制剂F53,生产至今长盛不衰,不断满足市场需要,为环保作出贡献。1975年开始,他开展"氟碳携氧剂”的研究,该产品可作为离体脏器的保存液和血液代用品应用。他带领全室同志与协作单位一道进行了三百多例临床实验,曾在老山前线战地抢救伤员中发挥作用,挽救了13位战士的生命。黄维垣院士和同事们的这一系列应用研究和开发成果,为发展我国有机氟化学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维垣教授十分重视基础研覚和人才培养。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后,他重新开始培养研究生,10多年来,培养出20多位博士(其中有我国自己授予的第一位有机化学博士)和10多位硕士。他把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指导研究生合成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的含氟单体时,实验中发现一个新的氟有机化学反应,这个反应能够把全氟烷基卤化物一步转化成对应的亚磺酸盐,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试剂价廉易得。此反应称之为"亚璜化脱卤反应”。他和研究生们深入细致地研究了这一反应,了解了反应机理,探讨反应的适用范围,并应用于该反应体系发展成为一系列有机化合物氟烷基化的新方法,从而应用于合成了一些含氟烷基取代的天然产物,如单糖类和甾体化合物、氨基酸及寡肽等,也合成了一些含氟烷基取代的芳杂环化合物、卟啉衍生物、冠醚、环芳烃等。
  黄维垣院士在科坛上辛勤耕耘,成果丰硕,有近200篇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国内著名学术刊物上,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甾体激素合成与甾体反应的研究和亚磺化脱卤研究分别于1982年和1987年获待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全氟润滑油和铬雾抑制剂F53等四项获得国家发明奖;还有3项研究成果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奖。1986年在巴黎召开的"纪念元素氟发现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荣获莫伊桑(Moissan)奖,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际科技事业荣誉奖章,1993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