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报告文学家徐迟在《湖州市文化艺术志》的序中指出:“我在《江南小镇》中曾说过:‘这地区是文物精华的集中点,出过大诗人、大文豪、大艺术家、大书法家、大收藏家和音韵学大师、大科学家。’我列举了曹不兴、沈约、赵子昂、陆心源等,其中好在也提到了钱三强这样的一位原子物理学家。但是,我突然感到忘掉了一个人。我竟然没有提到现在拥有中国的航天之父称号的屠守锷,他也是湖州人。……”
屠守锷作为总体设计部主任和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了我国地空导弹初期的仿制与研制。先后担任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的副总设计师,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在洲际液体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中,提出独到见解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保证了中国发射洲际导弹任务的圆满完成。
他力主研制长征二号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并作为技术总顾问,参与领导研制试验工作。1980年被授予七机部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被评为航天部劳动模范。1985年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时势造英雄?”。其实,岂止英雄人物,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产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中远程多级火箭的研制成功,研制难度更大的巨型、远程、大推力火箭成了新的奋斗目标。谁都清楚,一旦踏上这级台阶,便等于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已经拥有了从自己的国土上还击任何侵略者的有效手段。屠守锷便是中国远程火箭的总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