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亲历日寇侵略 深种民族仇恨投入救国热潮
 

    19171122日,刘东生出生于辽宁沈阳一个铁路职工家庭,后在天津安家落户。 

    刘东生的家境虽不富裕,但他的父亲非常重视子女教育,从学前就开始抓起。到该上学的年龄时,父亲千方百计让他上了当时很有名的奉天省第二小学。

 

小学时代的刘东生

    192864日凌晨,日军经过精心策划,在皇姑屯车站附近将他们一手扶持起来的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炸死,制造了震惊世界的“皇姑屯事件”。当时不满11岁的刘东生正在上小学五年级,对这件事可谓记忆犹新。 

睡梦中,刘东生和他的弟弟、妹妹、堂姐都被爆炸声惊醒,紧接着,又听到一阵密集的枪声,第二天一早听说路被炸断,无法去城里上学了。 

    “皇姑屯事件”虽然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与奉系军阀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但也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潮。后来张学良将军为报国仇家恨,将投靠日本帝国主义的杨宇霆、常荫槐处死,进而宣布东北“易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刘东生所在的小学换上了青天白日旗。刘东生和学校师生们也因为“皇姑屯事件”更加仇恨日本帝国主义,发誓要努力学习,早日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 

    1929年,刘东生从奉天省立第二小学毕业后,父亲特地送他到皇姑屯一位私塾教师李彬清的学馆去学了半年古文。 

刘东生与同班毕业的同学也讨论过就业问题,大家觉得学医有前途。刘东生本来想学医,继承祖父、伯父的事业,但因为对日本侵略者极端厌恶,坚决不上日本学校。 

    1930年秋,刘东生顺利考入南开中学。当时,刘东生特别敬仰南开大学的创办人张伯苓。当他上中学时,张伯苓已经五六十岁了,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老校长”。老校长有卓越的公关才能,他利用一切场合游说募捐,宣传办学的重要性和教育事业的光明前途。老校长每星期都在大礼堂给学生讲话。 

    他说,最好理短发,看起来精神,干起事来也干净利落,不会给人一种萎靡、颓废的印象。他还说,冬天很冷,如果依恋热被窝不敢出来,那么,越怕冷反而越冷,不如毅然决然掀开被子,跳到地上,很快穿上衣服,该干什么快些去干。他虽然用的是一些通俗的话语,却能使大家从中悟出深奥的道理。刘东生感悟到,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崇高的目标,然后排除外难,一往无前,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文章内容摘自《科学与人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刘东生传》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
委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关于“科学人生百年”主题活动任何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的使用必须经过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的许可。